作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最显赫的豪门之一,河东裴氏自东汉时期便逐渐崭露头角,尤其在唐朝达到了权势的巅峰,先后涌现了十七位宰相。裴氏家族的光辉历史,堪称显赫一时,而其中的裴度,无疑是最为卓越的一位。他一生为相二十余年,许多人甚至将他与同朝的名将郭子仪相提并论正规在线炒股配资知识门户,可见其地位之高、影响之广。
裴度于唐永泰元年(765年)出生在河东道的闻喜县,现今的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一带。虽然他出身名门望族,然而他的祖父裴有邻和父亲裴溆,官职仅限于地方官员,裴度家族在他出生之前并没有过多显赫的光环。直到裴度成年,他才开始书写属于自己的一段历史。唐德宗贞元五年(789年),裴度顺利通过了进士考试,三年后,他又参加了博学宏辞科考试并一举通过,显示出他卓越的学识与才华。
唐德宗为了选拔贤能,又额外设立了贤良方正、直言极谏的科目,裴度凭借其出色的表现,成功进入了朝廷并被任命为河阴县县尉。虽然他在任上表现出色,深得百姓爱戴,但由于性格直率,敢于直言不讳,他在上疏时猛烈弹劾了唐德宗宠臣,结果遭遇了皇帝的厌恶,并被贬职到河南府担任功曹,后又升任起居舍人。
展开剩余74%随着唐德宗驾崩,唐顺宗短暂登基并进行变法,损害了宦官和节度使的利益,这使得唐顺宗很快被迫将皇位禅让给了太子,也就是唐宪宗。唐宪宗即位后,裴度逐步获得了朝廷的重用,官职也逐渐升迁。他先是被任命为司封员外郎、知制诰,后又转任本司郎中,逐渐积累了更多的权力。
元和七年(812年),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其子田怀谏年幼,军政事务无法处理,魏博地区陷入了混乱,军官们遂推举田季安的叔叔田兴暂时接任节度使职务。田兴虽然并非由朝廷任命,但他有着卓越的德才,并且在军民中颇有威望。为了表示忠诚,田兴向朝廷上书愿意归顺,唐宪宗大为欣喜,便派裴度亲赴魏州宣达旨意。
裴度抵达魏州后,田兴表现得谦恭有礼,并请求裴度将自己表示臣服的行为刻在墙上,这使得裴度深受魏博百姓的敬重。归京后,裴度被任命为中书舍人,继而升任御史中丞。此时,淮西节度使吴元济谋反,唐宪宗亲自出兵征讨,但与吴元济有瓜葛的两位节度使王承宗与李师道却心生不安,派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
6月3日清晨,武元衡在上朝途中遭遇刺杀身亡,而裴度在离开府邸时也不幸遭遇刺客,第三剑刺中了他的脖颈,所幸他戴着毡帽才没有重伤。武元衡与裴度同时遭遇刺杀,震惊了整个长安。然而,裴度却因此意外“得福”,他在三天后便接替武元衡成为新的宰相。尽管有大臣建议罢免裴度,以安抚王承宗和李师道,但唐宪宗坚定表示:“我只需裴度一人,便足以制止这二贼。”
裴度虽遭遇暗杀,但他很快恢复过来。唐宪宗不仅派亲卫保护他,还特地前去慰问。裴度正式拜相的前一天,唐宪宗再次召见他,安慰其身心。裴度的任命让朝野重回平静。在担任宰相期间,裴度将主要精力放在平定淮西叛乱上。亲自领兵前往讨伐吴元济时,他对军队进行整顿,提升了指挥效率,士气大增。在短短几个月内,吴元济终于在唐邓节度使李愬的夜袭下被俘,淮西叛乱也就此平定。随即,唐宪宗加封裴度金紫光禄大夫、弘文馆大学士,并赐封晋国公。
吴元济战败身亡后,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心生恐惧,裴度及时派人劝诫他。王承宗主动献出德、棣二州,表示归顺朝廷。随着淮西的平定,唐宪宗开始自满,耗费大量财力修建宫室,同时提拔了一些无才之人,朝政日益腐化。裴度多次上疏劝谏,甚至威胁辞去相位,但唐宪宗并未理会,反而疏远了他。
元和十五年(820年),唐宪宗被宦官陈弘志谋害,裴度随后辅佐唐穆宗、唐敬宗和唐文宗。期间,他屡次遭遇排挤与陷害。大和九年(835年),唐文宗试图剿除宦官未果,反而被软禁,史称“甘露之变”。此后,宦官势力愈加猖狂,裴度年事已高,对仕途心灰意冷,开始与白居易、刘禹锡等文人诗人交游,聚会作乐,度过了晚年。
发布于:天津市涨9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